“今天,我們為什麼要讀阿倫特?”
  日前,在北京一場讀書沙龍上,主辦方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兩位嘉賓——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於華和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里。
  “大家在這個時代關註阿倫特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也是讓人欣慰的事。” 郭於華說。“‘反抗’或者‘抵抗’平庸之惡,這其實和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有莫大關係。”劉蘇里說。
  德裔美籍哲學家漢娜·阿倫特的經典著作《反抗“平庸之惡”——〈責任與判斷〉中文修訂版》於上月由世紀出版集團、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,並引起學界關註。書中收錄了阿倫特對納粹大屠殺的評論,以及對“平庸之惡”等政治、道德問題的思考。讀書沙龍現場,兩位嘉賓認為,阿倫特犀利的視角和關切,在當下仍具有觀照意義。
  在郭於華看來,阿倫特所探討的是“體製造成的惡與公民責任之間的關係”。許多納粹的劊子手在戰前都是不乏正直和道德的公民;而那麼多正派的紳士一夜之間恭順地服從了納粹的邪惡事業,仿佛道德只不過是可隨意改變的日常習慣。儘管浩劫之後“那套習慣”又恢復如初,但在阿倫特眼裡,在這一翻一覆之中,它已經再沒有什麼光彩可言了。
  面對浩劫,如何去反思,誰又該道歉?
  阿倫特反對“自發承認集體罪責”的做法,她認為這是一種虛假的感傷,更是一種道德的混亂。她說:“那乍聽起來如此高尚而誘人的‘我們都有罪’的叫喊,實際上只是在某種程度上為那些真正有罪的人開脫罪行。”
  阿倫特在文章里不厭其煩地重覆威廉·福克納的名言——“過去從沒有死去,它甚至都沒有過去”。她指出,當人們不思考、無判斷,就很容易淪為服從權威的傀儡。而在框架中“盡忠職守”的“無思者”,便不再能察覺自己的行為之惡。
  在當下中國,“地方暴力強拆”、“城管暴力執法”屢見新聞報端,社會中不斷增長的“戾氣”與“平庸之惡”,令人感到擔憂。
  郭於華說:“我們經歷過極端的政治覆蓋到一切生活、社會、文化、思想領域的時代。”她同意阿倫特的觀點——20世紀的道德大崩潰,不是由於人的無知、不辨善惡,而是由於人們喪失了思考。只有思考,才能使社會中的每個個體,反抗道德崩潰時代平庸之惡的引誘,承擔起應有的“道德責任”。
  劉蘇里認為,“思考”在今日中國,仍然是珍貴的品質。“怎麼能夠讓沉浸在消費主義、自我享樂當中的人群,重新煥發對公共事務的思考熱情,這是一個開放社會必然遇到的問題。”他相信,越是在時代的轉折關頭,越需要思考的力量,判斷的力量。
  “當你在思考公共事物時,你就是政治本身。”這是阿倫特反覆強調的觀點。阿倫特指出,政治是作為人最重要的屬性,人是作為政治的動物存在的,生活在政治共同體當中。個人的思考,不僅影響自己,也攸關整個社會。
  郭於華談到,在面對中國的社會轉型困境時,很多人會爭論,“這是制度的問題,還是文化的問題,還是人性的問題?”悲觀論者會陷入這樣一個循環:某些制度和文化造就缺乏創新的人性,這樣的人性亦無法推動制度和文化的進步。郭於華認為,破除困境,非制度改革不可——阿倫特提倡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去思考,不唯上、不唯書,這和中國改革開放、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一致的。
  專家們表示,討論阿倫特思想在中國語境中的意義,並非要將阿倫特的思想簡單地套用於中國的問題。“阿倫特並不會給予我們一個現成的答案,但是會激發更多的人對我們社會的一系列關鍵問題進行思考,這可能是阿倫特之於當下中國的重要性所在。”  (原標題:我們為什麼要讀阿倫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w28gwstn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